艾軒.jpg

      今年的6月氣溫異常炙熱, 也是台灣藝術品的拍賣熱月. 6/5羅芙奧2011台北春拍, 6/12中誠國際藝術2011春拍, 6/19景勳樓2011春拍,6/26金仕發2011台北春拍. 整個6月每週日都有大型藝術拍賣會登場, 台灣藝術猶如蓮花般在6月恣意綻放, 也讓我特別忙於「拈花惹草」, 到處觀看免費又多元的藝術作品. 唯一感到可惜的是, 以前在台灣扎根的蘇富比及佳士得兩家國際拍賣公司, 分別在1999年及2001年撤離了台灣, 這是台灣發展為亞洲藝術拍賣中心的一次挫敗.  5/10(週五)的炎熱夏天裡, 我特別為了看艾軒的《凝視於冬雪漫漫》再次來到富邦大樓, 並觀看中誠國際藝術2011春拍其它的展品. 在展場中, 除了艾軒, 我也發覺一件有趣又不太貴的油畫-《天空界之草上飛》, 此畫融合了民間傳說, 國畫技法, 及卡漫風格, 引起我競拍的興趣.


拍賣官2.JPG  
中誠國際藝術拍賣官

      5/12(週日)下午中誠國際藝術2011春拍, 我選擇了699號當作我的幸運號碼牌. 競拍會場佈置與上一場羅芙奧2011台北春拍類似, 但以投影顯示藝術品競標當時的台幣, 美元, 港幣, 及人民幣價格, 服務費用18%, 比羅芙奧的20%稍低一些. 拍賣官打扮舉止像個貴婦, 氣質婉約, 輕聲細語, 與羅芙奧精明幹練的拍賣官(還分兩人開拍)有迥然不同的拍賣風格. 會場上坐滿了競標者, 此次來的人年紀較大, 看來個個都是行走江湖多時的藝術界前輩. 與上回貴婦團不同的是, 他們挑的都是市場上熱門的藝術家作品, 低價的新銳畫家反應並不熱烈, 常只有一人出價, 甚至流標退場. 這種現象令我感到害怕, 因為只要出價, 就可能會標到《天空界之草上飛》. 這麼容易, 反而讓我猶豫了起來.  不過, 拍賣過程中有個小插曲, 一位長輩過來熱情的拍拍我的肩, 以為我是「魔幻寫實」畫家連建興. 沒想到, 藝術品看多了, 我的背影竟也被雕琢出一點藝術家的FU.

號碼牌1.JPG 

中誠拍賣699號碼牌

      根據此次拍賣順序, 且帶各位看一下幾件我感興趣的作品:

(1)村上隆的《Open Your Hands Wide》(Lot 014)

村上隆.jpg

 《Open Your Hands Wide》(村上隆, 版畫25/300, 76.6x92cm, 限量300件, 2010, 落槌價NTD10萬元)

      村上隆上回已介紹過, 我在 羅芙奧台北2011春拍 沒標到, 卻上網買到他兩件版畫. 目前《澗聲-光琳金》掛在我家餐廳, 希望吃飯的時候可以聽到淙淙流水聲; 《我與DOB君》掛在小孩書房, 期盼女兒天天快樂笑開懷. 村上隆的版畫擺在面前,  你會發覺比照片更加細緻明亮, 典雅動人. 村上隆曾說:「包括我在內, 對日本人而言, 凡爾賽宮是西方歷史上最偉大的象徵之一, 集合優雅, 繁複和藝術進取心的迷樣象徵, 對我們大部分人是個夢想.」這件《Open Your Hands Wide》版畫曾在2010年於凡爾賽宮展出. 但上次的經驗告訴我, 進拍賣會場要買的應是稀有難覓的作品, 不是網路上尚有流通的版畫. 我上網查價, 此幅《Open Your Hands Wide》NTD6萬多元, 加上運費約7萬元. 結果拍出10萬元, 加上服務費18%, 總計11.8萬.

村上隆21_1.JPG  

放在餐廳的《澗聲-光琳金》(村上隆, 膠印版畫166/300, D=71cm, 2009)

村上隆31_1.JPG  

放在小孩書房的《我與DOB君》(村上隆, 膠印版畫150/300, 68x68cm, 2009)

(2)葉子奇的《芭樂》(Lot 017)

葉子奇.jpg

《芭樂》(葉子奇, 卵彩 油畫 亞麻布 38.1x38.1cm, 2009-2001, 落槌價NTD26萬元)

      我在展覽會場遇到一位藝評家, 他指著葉子奇的作品說: 「他的畫一定拍得出去.」顯見台灣藝術界對這位本土畫家的認同. 上回  羅芙奧台北2011春拍 , 他的作品 《虎頭埤的水岸‧台南》拍出了340萬. 此幅《芭樂》因畫幅較小, 以26萬成交. 

     葉子奇的《芭樂》是他從紐約返台定居後的作品 , 相較於過往旅居他鄉的濃濃鄉愁本作賦予這片土地更多的的喜悅與感動 . 葉子奇曾說:「來紐約的前十年, 所有想吃的台灣水果都見過, 就是不見芭樂和蓮霧. 蓮霧品種眾多, 碩大的芭樂是離國前不久才在台灣普及. 但是從小, 來自緬甸的母親就用手掌比劃過她家鄉的芭樂是如何碩大, 我們全不相信, 直至二十幾年後才印證她的所言不虛. 如今, 母親過去的鄉愁, 已成了我現在的鄉愁 」.

(3)楊三郎的《野柳風景》(Lot 036)

楊三郎.jpg

《野柳風景》(楊三郎,油彩畫布 50×60cm, 落槌價NTD120萬元)

      老畫家楊三郎生於台北, 1907~1995年. 他曾先後在日本京都美術學校以及關西美術學院習畫. 作品《靜物》榮獲第三屆台展特選. 楊三郎喜歡戶外寫生, 他以大自然為師, 用心採擷從大自然中孕育出來的色彩, 他相信一個人若置身大自然, 彼此將不斷產生交流作用, 這種直接的體驗, 非實地置身其中, 絕無他法可以取代.

      因北海岸野柳的地形特殊, 楊三郎經常前往取景入畫. 《野柳風景》遠眺座落於野柳沿岸的山壁漁村, 屋宇層層相疊, 大海, 青山, 港灣等明媚風光一覽無遺, 繪畫結構相當緊​湊而完整. 他運用各式不同筆法及活潑濃厚色彩堆疊畫面, 洋溢著對自然的歌頌與禮讚.

(4)石川欽一郎(KINICHIRO ISHIKAWA)的《玫瑰》(Lot 042)

石川欽一郎.jpg  

《玫瑰》(石川欽一郎, 油彩 金箔 , 21×18cm, 落槌價NTD18萬元)

       與其說我喜歡《玫瑰》這幅畫, 不如說我崇敬石川欽一郎這個人. 他素有「台灣西畫啟蒙之父」的美稱.

      石川欽一郎生於日本靜岡, 1871~1945. 1888年入東京電信學校, 師小代為重學習西洋畫, 並曾留學英國研習水彩. 石川36歲時被派至台灣擔任官員, 並兼任台北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 前後共達19年. 在台期間, 他高尚的人格風範, 不僅贏得學生愛戴, 其水彩技法, 更開啟台灣學子對西洋美術的文化視野, 可說是台灣近代美術史的重要推手.  台灣第一代知名的前輩畫家, 如倪蔣懷, 李石樵, 陳澄波, 藍蔭鼎, 李澤藩等人都受過他的啟蒙教育. 

     《玫瑰》這幅畫, 石川運筆大膽快速, 簡練幾筆就能呈現主題, 其餘皆簡筆帶過. 金箔的利用增加了畫面整體的華麗感. 色彩運用, 如淡彩畫般清雅.  描繪方式更有速寫之筆意, 清新而簡潔. 此畫尺寸雖小, 但如此重要人物之畫作竟只以18萬拍出, 著實令我為石川感到不捨.

(5)周春芽的《菊花》(Lot 051)

周春芽.jpg   

《菊花》(周春芽, 油彩畫布 53×45.5cm,1997, 落槌價NTD120萬元)

      周春芽目前是台灣拍賣場上的大熱門, 每場拍賣會都有他, 每幅畫價值都在百萬以上. 周春芽1955年生於中國四川, 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 1988年取得德國卡塞爾美術學院自由藝術系碩士學位, 現為成都畫院專職畫家. 他2010年在上海成立「周春芽藝術研究院」獲得成功與好評. 同年, 在中國獲得「2010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的榮譽. 周春芽以「綠狗」, 「桃花」, 「山石」等系列作品受重於世. 他曾說:「我非常看重藝術直覺​​, 但對知識的系統性也很重視. 在處理知識和直覺時很注意分寸, 知識讓行為變得安穩妥當, 而直覺提供寶貴的自由.」

    《菊花》是周春芽拍賣會場上最便宜的畫作(120萬), 他的另一幅畫作《桃花二號》以1100萬拍出, 但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幅較小的油畫. 他以曳動的姿態, 奔放的色調, 和感性的筆觸, 呈現菊花綻放時的生命韻律. 這讓我想起梵谷的《向日葵》, 那充滿生命力的筆觸. 從畫邊長出的菊花藉由中央的空白獲得力量, 其中色彩的流淌, 偶然的效果, 緩緩釋放出周春芽自由寫意的抒情. 而隨著線條的表現, 結合形體, 色相, 呈現出周春芽細膩, 敏感和充滿神秘意味的繪畫氣質.  

(6)廖繼春的《淡水》(Lot 053)

廖繼春.jpg

《淡水》(廖繼春, 油彩畫布 32×41cm, 落槌價NTD480萬元)

      廖繼春也是拍賣會場上的熱門常客, 在台籍老畫家中, 畫價總是名列前茅. 他1902年出生於台中豐原, 曾多次入選帝展及台展等大型美術展覽.  廖氏畫作色彩斑斕瑰麗, 節奏明快, 明朗而有深度, 歡悅中又見抒情. 畫家沈東榮曾說:「廖繼春的野獸派, 不見matisse的豪放不拘, 色彩温馨甜美, 有人說是被馴服的野獸.」

    廖繼春用厚實筆觸塑造出《淡水》遠處, 觀音山起伏的脈絡與體積感. 此不僅豐富山的肌理, 同時也微妙強調出峰巒交疊起伏的走勢. 前景變化多端的筆觸塗出綠黃區塊, 房屋與翠綠樹叢已簡化成不規則的構成, 只見流動的色線相互推擠牽引. 物像被化約成基本的點, 線, 面, 躍動於紙上. 與遠景形成平衡的對峙之勢, 展現一片均衡調和的韻律. 現場看這幅畫, 淡水河如大海般湛藍的晶亮色彩, 令人禁不住要發出讚嘆之聲--Great Job!

(7)姜中立的《凝固系列—盛裝》(Lot 069)

姜中立.jpg  

《凝固系列—盛裝》(姜中立,油彩畫布 160×120cm , 2008, 落槌價NTD50萬元)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姜中立的畫作, 覺得他把人像化成木雕似的凝固功力相當特別. 姜中立1963年出生於中國天津, 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課程班. 2006年赴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進行學術交流, 並舉辦聯合畫展, 現為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 姜中立喜歡把當代的生活情景凝固, 把現實轉化為歷史的存在.

     《凝固系列-盛裝》這幅作品, 可以感受到畫家注重的是人物精神和畫面意境的表現. 他把現實的人物和歲月痕跡固化下來, 並將轉瞬即逝的生活情景與遙遠的, 逝去的圖像效果融為一體, 營造出如真似假的虛擬景象. 

(8)艾軒的《凝視於冬雪漫漫》(Lot 085)

艾軒.jpg

《凝視於冬雪漫漫》(艾軒, 油彩畫布 , 62×62cm, 2004, 落槌價NTD1550萬元)

      艾軒的《凝視於冬雪漫漫》是我此行的目的, 我喜歡那小女孩的眼神. 艾軒1947年生於中國河北, 詩人艾青之子, 藝術家艾未未之兄. 196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現任北京畫院油畫創作室主任, 國家一級美術師. 文化大革命初期曾下鄉勞動, 後在成都軍區文化部創作組任美術創作員. 1984年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 同時期開始創作西藏題材作品. 畫作廣為中國, 美國, 新加坡, 香港, 台灣, 德國, 加拿大和日本的私人及博物館收藏. 

       艾軒筆下的藏族女孩, 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凝視於冬雪漫漫》充滿了抒情般的神秘美感, 女孩獨自站在一望無際的雪域中, 汪汪大眼帶有一絲迷茫, 裡頭的靈魂卻又顯得如此純淨與美好. 白雪封地, 籠罩著一片低語和冷冽艾軒低彩度的色調運用, 含蓄內斂地詮釋出自然和人物和諧共處的美感. 隨著畫面小女孩的的凝望, 我的思緒似乎也漸行漸遠地投向後方空寂的雪原, 引發我內心中潛藏已久的獨白.

      我深深被這幅畫所吸引. 沒想到競拍時, 坐在我前面, 一位燙著蓬鬆捲髮像是「花媽」的歐巴桑, 一出手就是1000萬. 然後價格緩緩攀升, 每增一口50萬元. 電話裡, 兩位大陸人相互競價, 其中一位突然丟出一次加價150萬的震撼彈, 但另一位不死心, 每次以50萬跟得緊實, 就這樣一來一往, 最後以1550萬被大陸人帶回. 我在想, 如果冬天來看這幅畫, 不知是否會更有感同身受的韻味?!

(9)朱銘的《人間系列-排隊》(Lot 093)

朱銘.jpg  

《人間系列-排隊》(朱銘, 銅雕2/10, 93.5×24.5×25.7cm, 2002, 落槌價NTD370萬元)

      去過朱銘美術館嗎? 每次我去金山, 都會被這一列與人等高的逗趣人物所吸引, 它很自然的呈現出各種人物排隊時的思緒與神態. 朱銘1938年生於台灣苗栗, 早期向李金川學習木刻, 其後與楊英風學現代雕塑. 朱氏的作品「鄉土」, 「太極」和「人間」系列廣受大家歡迎, 也舉辦過多次國際性展覽. 黃永松曾如此評析朱銘的創作:「他原先的鄉土題材是『台灣』的, 『太極』是『中國』的, 到了『人間』是『國際』的」, 足見朱銘一路創作的演變與越發國際化的觀點. 目前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城市美術館, 教育機構和政府珍藏. 1999年朱銘美術館在台北縣金山鄉開幕.

      本件《人間系列-排隊》為朱銘美術館本館外方所設製作品的縮小版, 同樣都是以排隊作為表現的題目, 只是尺寸較小, 恰如模型般的陳列展現. 我們可看到朱銘以簡明俐落的刀法, 呈現其造形上的量塊感受.  他以保麗龍為原模材料, 精雕切鑿後再翻銅, 並彩繪其外表. 裡面人物個個生動鮮活, 呈現出人們排隊時的種種樣態.

(10)王宏崢的《塵 No.2》(Lot 111)

王宏崢.jpg  
《塵 No.2》(王宏崢, 油彩 畫布, 150×120cm, 2008,   落槌價NTD95萬元)

      第一次看到王宏崢的畫作是在「2011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四行倉庫藝術花園」的攤位上擺滿他巨大亮眼的作品, 《塵 No. 2》就列在其中. 服務人員很熱心的招呼我, 並解說王宏崢的油畫都是根據真人模特兒來描繪, 扎實的基本功讓人幾乎可以感受到女子身體的溫度. 他常會在畫中加入蠟燭及金魚兩種元素, 讓人有種真實又虛幻的感覺. 服務人員説蠟燭表示希望, 金魚表示自由. 並問我家的牆夠不夠高, 夠不夠大, 能不能掛上王宏崢的畫作. 我說:「不夠!」服務人員微笑點頭後就客氣的走開了. 

      王宏崢1971年出生於中國河北, 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油畫系, 後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創作研究工作室進修, 現為中國名家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副院長. 他的作品曾多次於《中國油畫》, 《北京油畫》, 《美術觀察》等學術刊物上發表, 並為北京古陽國際藝術中心, 中國歐藝德美術館, 美國紐約斯德摩學院藝術系等國內外知名藝術機構收藏.

     《塵 No.2》以古典寫實的繪畫技法, 將真實細膩的人物形象融入虛構的敘事環境中. 女子左手如蠟燭(希望)般融化, 金魚(自由)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錯位的視覺空間裡, 鏡像和現實交匯融合, 構成一種虛實相間的感覺. 一半是現實, 一半是記憶, 畫家希望在這個分解重構的空間裡, 可以喚起觀者對過去情感的追憶.

(11)涂志偉的《反彈琵琶速寫》(Lot 120)

涂志偉.jpg  
《反彈琵琶速寫》(涂志偉, 油彩 畫布, 60.5×50.5cm, 1994,  落槌價NTD34萬元)

      涂志偉的畫作大多相當巨大, 他以「敦煌樂舞」系列畫作聞名, 擅以中國歷史故事作為創作靈感, 結合西方繪畫媒材與技巧, 賦予寫實油畫新的精神. 多年前, 我在一展覽會場參觀涂志偉的畫展時, 在「晴山藝術中心」攤位買了一幅他限量250件的簽名複製畫《昭君敘漢》. 目前因家中牆壁不夠大, 所以這幅版畫已在我家床板下乘涼多時. 涂志偉1951年生於中國廣東, 1975年畢業於中國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 1981年獲該系碩士學位, 1990年獲美國Drake大學美術碩士, 現為美國油畫家協會主席. 他曾於世界各大城市舉辦超過20次個人展覽及參與50餘項聯展, 地區涵蓋中國, 香港, 台灣, 日本, 新加坡, 加拿大, 法國以及美國等.

      涂志偉90年代巨幅作品《反彈琵琶》是根據其對敦煌壁畫及古代歷史文物的研究, 以宏偉構圖再現唐代宮廷盛會情景, 於芝加哥展出時引起轟動. 其中伎樂飛天翩翩起舞, 反彈琵琶, 舞姿妖嬈, 高超的彈奏技藝, 絕妙的舞蹈本領, 優雅迷人地濃縮於明快飛動的筆觸之中, 鮮活生命力油然而生. 《反彈琵琶》這幅畫前後花了涂志偉14年的時間來完成, 而《反彈琵琶速寫》為畫者展開《反彈琵琶》創作前, 對於重點人物之速寫歷程紀錄, 人物性格刻劃周全細膩, 強烈人文思想於此生動展現.

反彈琵琶.jpg     

《反彈琵琶》(涂志偉, 油彩 畫布, 172.7×345.4cm, 1980-1994)

昭君敘漢.jpg  

《昭君敘漢》(局部)(涂志偉, 複製畫16/250, 64x45cm. 1996)

(12)陳流的《天空界之草上飛》(Lot 137)

陳流.jpg  

《天空界之草上飛》(陳流, 油彩 畫布,140×80cm, 2007, 落槌價NTD16萬元)

       對於一個藝術品收藏新手來說, 通常會從名家的版畫或新進畫家的油畫入手. 名家版畫風險性低, 但爆發力弱, 屬績優股. 新進畫家的油畫, 如果壓對寶, 增值空間可能以百倍計. 但風險性高, 只能萬中選一, 有點像新創業的小公司. 我已買了些版畫, 其實也有幾幅便宜的油畫, 對於要不要買陳流的《天空界之草上飛》心中頗多猶豫. 雖然覺得他的畫有趣, 但理性上來說, 2008年陳流的天空界之二之三(與《天空界之草上飛》尺寸風格完全相同》以每幅約NTD22萬成交, 上週2001羅芙奧台北春拍陳流的同尺寸畫作《破碎的天空-強爆之後》只以NTD20萬低價拍出. 此次《天空界之草上飛》更只以NTD16萬起標, 價格有愈走愈低之趨勢. 感性上來說, 此幅畫作亦無法讓我喜愛到非帶回家不可的地步. 藝術界老前輩常告誡我們要多看少買, 先培養鑑賞力再說. 因此到此幅畫開拍前, 我才決定放棄. 拍賣結果只有一人出價, 以16萬落槌. 我在想, 如果沒人跟他搶, 以後這幅畫要賣給誰呢? 我也許是對的, 也許是錯的, 時間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陳流1973年生於中國雲南, 現為雲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 1996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 同年榮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平山郁夫獎」一等獎, 暨日本交通省文化部設國際優秀藝術院校畢業生「龍富士」大獎; 2005年, 水彩畫《老樹·老路》獲「全國少數民族百花美術作品展」金獎, 作品亦曾多次入選全國美展.

     「天空界」系列, 是陳流借助西洋的藝術技巧, 將本土民間的文化傳說, 巧妙發揚光大的創作. 畫中人物神態幽默風趣, 閒散自得, 有點卡漫風格. 在大自然的天地日月裡, 飛禽走獸間相處和悅. 他的內容明快爽朗, 經得起咀嚼, 可品味也可思索. 

(13)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After the acid rain》(Lot 159)

奈良美智.jpg  

《 After the acid rain  》( 奈良美智,  版畫 23/50, 54×44cm , 2010, 落槌價NTD23萬元)

      我接觸奈良美智的作品是從上次2001羅芙奧香港春拍開始, 我很喜歡他的《失眠夜坐著》公仔, 當時在香港以NTD53.3萬(含服務費)拍出. 奈良美智1959年生於日本青森縣, 現居於東京. 早期的作品以插畫性質為多, 但在1980年代後期即發展出他以小人頭像為主的風格. 奈良美智對於大頭和大眼型的小人相當著迷, 他的特色在於塑造各種帶有情感的眼神, 其中最著名的是斜視的眼神. 1990年代後期, 他也開始創作立體作品, 並採用不同媒材拼組的方式完成. 今日他的作品已被許多博物館收藏, 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等.

      宮崎駿曾說:「創作不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了小孩.」不論是面露兇光, 眼神冷酷的大眼妹, 還是可愛無比的夢遊娃娃,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筆下所描繪的小女孩或動物, 總是能清晰又乖戾地直達每個人心底, 彷彿刻畫出潛藏你我內心那單純又真實的自我. 《 After the acid rain  》(酸雨過後)這個大眼娃娃版畫, 現場可以看到她的眼尾藏了一些亮粉, 在燈光照射下發出不可思議的光芒. 她以忿怒卻又純真的眼神看著你我, 似乎在質疑大人為了滿足物質欲望, 造成環境污染, 所帶給下一代無窮的傷害. 這幅版畫有現場及電話上以英語交談的人在競爭, 兩人你來我往, 最後以23萬落槌, 台灣人獲勝. 

         《 After the acid rain  》有日, 夜兩種版本, 我覺得夜版更增添了詭譎的氣氛.

奈良美智2.jpg  

《 After the acid rain  》( 奈良美智,  版畫(夜版), 54×44cm , 2010)

(14)草間彌生的《南瓜(I)》及《花(III)》(Lot 160)

草間彌生.jpg
a.《南瓜(I)》(草間彌生, 版畫 10/60, 41×48cm, 2000, 流標)

b.《花(III)》(草間彌生, 版畫 29/60, 54×45cm, 1999, 流標)

     草間彌生我是在雜誌上認識, 對於她那種帶有圓點的南瓜作品, 印象特別深刻. 草間彌生1929年生,  十歲開始出現幻覺. 當她凝望印有紅色花卉圖紋的枱布後, 便會看到週遭呈現相同的殘留影像. 長大成人後, 妄想性恐懼症與脆弱的精神狀況仍然持續, 她乾脆將幻覺中的影像重復整合表現出來. 草間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 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 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與作品有很高的同質性, 並以短上衣和非常強烈的眼影妝聞名. 

       草間彌生最著名的作品是《南瓜》, 概念來自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糧食缺乏, 南瓜就成了日本人每天的主食,  所以日本人對南瓜有特別的感情. 在草間彌生的眼中, 每個南瓜的線條及形狀皆不相同, 而且是千變萬化, 所以南瓜就成了她的創作主題.  此次她的版畫作品在台灣並無人青睞, 流標退場, 而油畫則賣了兩幅.

參考資料: 中誠國際藝術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art106.com/auction6.php?class=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o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