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李真)1.JPG

        法國藝術市場資訊公司Artprice日前公佈2010/7/1~2011/6/30「當代藝術家拍賣成績500強」(僅計算1945年後出生藝術家). 前十名裡, 中國藝術家佔了一半, 曾梵志排名世界第二. 台灣藝術家中, 排名最高者為92名的李真, 全年拍賣成交 1,527,614歐元(約6100萬台幣), 真是中壯派台灣藝術家中的"好野人". 而最近在中正紀念堂剛好有「大氣-李真台灣大型雕塑首展」(2011/11/6~12/4), 展覽李真從1998年至今的20件重要大型作品. 展期雖已結束, 沒去過的可參考, 有去過的來回味, 這位藝術家的大氣作品.

排名  姓名 (出生年) 國籍   拍賣品總價(歐元) 售出件數  單件最高落槌價(歐元) 
1  BAS QUIAT Jean-Michel (1960-1988)  美國  54 709 532  62  5 359 680
 曾梵志(1964)  中國  39 246 785  63  3 762 500
 KOONS Jeff (1955)  美國  30 189 587  68  10 804 500
 張曉剛(1958)  中國  30 062 860  61  6 337 800
 陳逸飛(1946-2005)  中國  28 353 024  49   7 781 600
 PRINCE Richard (1949)  美國  18 324 243  61  2 926 560
 王沂東(1955)  中國  16 231 154  33  1 856 400
 MURAKAMI Takashi (村上隆) (1962)  日本  15 784 849  560  4 277 400
 HIRST Damien (1965)  英國  14 807 602  249  2 158 210
10   周春芽(1955)  中國  14 552 336  109  913 750
11  劉小東(1963)  中國  13 514 458  23  3 737 500
12   SHERMAN Cindy (1954)  美國  11 183 567   57  2 369 120
13   劉煒(1965)  中國  10 507 698  51  1 086 480
14   劉野(1964)  中國  10 373 350  43  2 990 000
15   WOOL Christopher (1955)  美國  10 283 482  20  2 281 280
92   李真(1963)  台灣  1 527 614  18  215 640
289   邱亞才(1949)  台灣  317 091   16  50 100
334  葉子奇(1957)  台灣  263 926  9  81 430
366  楊識宏(1947)  台灣  225 204   13  30 204
371  黄銘哲(1948)  台灣  216 713  12  59 064
480   連建興(1962)  台灣  154 420  9  29 532

        第一次看到李真, 是在一個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 廁所. 當天我開車到中正紀念堂, 想先上一下廁所, 再到廣場閒逸仔細欣賞李真的雕塑作品. 沒想到一進廁所,迎面而來的就是李真本人. 瘦高的身形, 流瀑而下的長髮, 嘴上一抹鬍子, 標準藝術家的模樣. 我有些遲疑, 在這個地方, 該不該跟他打聲招呼? 他上完廁所正在洗手台前梳理那頭披肩的長髮, 我望了望他, 李真卻忘情於鏡中的影像. 後來, 我湊到他身旁的水龍頭洗手, 他仍兀自撥弄著已然服貼的鬍子, 彷彿正在雕塑一件美麗的作品. 我沒機會跟他談上話, 甚至留在廁所門口觀望, 他還是專心於妝點儀容, 直到我放棄而離去.

李真.JPG

        李真, 1963年出生於台灣, 喜涉略佛學, 道家等經典, 結合當代思維使其雕塑作品有著創新的突破, 呈現暨古典又現代的面貌. 李真的作品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和諧及省思, 活潑天真又不失禪意, 虛實並存, 圓滿而大氣, 精簡中有渾然天成的氣韻之美, 表現出獨特的新東方精神與意境. 

      1999 年, 李真作品首次於台北曝光, 2000年起在全世界各大都市展出, 更於2007 年參加第52 屆威尼斯雙年展, 與2008年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9年 SAM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2011年新加坡Art Stage藝博會之個展, 均獲得熱烈迴響, 贏得無數國際的肯定. 李真曾說: 「我是個『精神主義者』,藝術的創作是在追求一個心靈樂土. 尤其是『我們處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 生滅幻化的快速年代, 人類必將走入心靈貧窮的時代』. 因此我喜歡透過作品, 自我療傷, 並用一種幽默, 詼諧以及暗喻的方式, 去衝擊人性, 開啟人類內心世界, 探索屬於另一個空間的內觀性. 」

      此次展覽集結李真從1998年至今的20件重要大型作品, 含五個不同創作系列:【虛空中的能量】, 【大氣神遊】, 【神魄】, 【天燧】和最新的【青煙】系列, 完整的展示藝術家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此次展覽無論是在完整度, 作品數量及雕塑尺寸, 可以說是藝術家至今最重要的個展.

 (1)【虛空中的能量】系列 (1988-2000)

     【虛空中的能量】乃是以極簡素樸的風格重新詮釋佛像雕塑的符號形象, 雕塑體態圓潤飽滿, 融合中國道家「氣」與「能量」的哲學內涵, 創造出「既重又輕」的全新形容語彙. 

    《世尊》是李真創作下的釋迦牟尼佛, 佛教人物結合凡俗與超俗. 暨保留傳統美學風格, 又富現代藝術結構的特色, 趨於年輕化, 更具當代思維下的現代性, 此一視覺上的張力有超越時代的能量.

 

世尊(李真)1.JPG

《世尊》(李真, 銅雕, 103x90x195cm,1998)

    《合十》是一位雙手合掌, 神情安祥嚴肅的立佛, 原是一種傳統造型, 雕塑家巧妙地將線條表現得渾然流暢, 傳統中帶有當代視覺語彙, 但仍散發虔誠的氣質. 平靜, 歸一, 無畏, 在對闔的十指中流露出來, 隱喻人生的大智慧.

合十(李真)1.JPG

《合十》(李真, 銅雕, 134x148x338cm,1998)

    《無憂國土》體態渾圓, 飄於頂峰, 雙手延展出慵懶神態, 恣意交叉的雙腿充滿張力與能量, 彷彿養空神遊. 此傾斜應是浮動不安, 李真巧妙處理結構, 使雕塑立於視覺的平衡, 線條回歸簡約, 傳達土地之清淨無為, 帶出逍遙自在的生活情意, 散發單純之美. 

 

無憂國土(李真)1.JPG

《無憂國土》(李真, 銅雕, 451x133x243cm,1998)

      君子和而不同, 此人物似乎專注傾聽自我的聲音, 笑容敦厚, 臉龐和氣, 表示君子在社會紛擾裡以中道的氣度去包容; 他刻意交疊出太極與金剛印手勢, 在兩造平和中追索內在心源. 雕塑的整體線條如同瓷器一般圓潤精美. 

和而不同(李真)1.JPG

《和而不同》(李真, 銅雕, 90x112x218cm,2000)

(2)【大氣神遊】系列 (2001-)

      從禪宗思想來看【大氣神遊】中的張力, 無非是要做到空而不無, 在「內在」與「超越」之間達到適當的平衡. 而在創作手法上更加自由開放, 外加獨創的「按銀」, 「按金」技法, 成為李真獨有的現代雕塑風格.

    《文殊菩薩》的「文殊」以智慧著稱, 右持利劍, 斷一切眾生煩惱. 座騎自獅首, 頸項至胸口渾厚, 且上仰表現智慧與自信, 展現守護者之壯闊氣勢. 此作上下結構簡要不繁瑣, 神形俱足, 與《普賢菩薩》對視, 是完美的組合.

文殊菩薩(李真)1.JPG

《文殊菩薩》(李真, 銅雕, 146x215x250cm, 2001)

     「普賢」以德普濟行十大悲願, 左持如意渡眾, 下傾象頭代表身體力行的實踐精神. 菩薩駕馭神獸, 肌理融合自然, 表情豐富生動, 藝術家刻意呈現大象後部的厚重感, 顯出守護者的壯闊氣勢, 與《文殊菩薩》對視, 是完美的組合.

普賢菩薩(李真)1.JPG

《普賢菩薩》(李真, 銅雕, 161x226x250cm,2001)

    《大士騎龍》上方的大士渾圓敦厚, 張開雙手給予最溫暖的擁抱; 下方的龍, 足踏於龍珠, 蓮花, 祥雲, 天火之上, 能量圓滿充塞, 龍顏活靈活現. 背如玄武龜甲般的現代造型, 側如「鼎」般屹立, 俯瞰眾生.

大士騎龍(李真)1.JPG

大士騎龍》(李真, 銅雕, 376x306x472cm,2001)

     完美的生活必須是物質與精神生活同時滿足並達到平衡, 《天界山水》的金代表物質, 海代表精神, 呈現天界完美的山水. 人物面帶憨笑, 暗示上達了悟的境界, 臀部形狀質感如瓷瓶一般圓滑, 展現藝術家的風趣.

 

 

 

天界山水(李真)1.JPG

《天界山水》(李真, 銅雕, 158x127x343cm, 2001)

     《無心海》是有心若無心;是實境若虛境, 生命是真又非真. 宛若明鏡之倒影是澄淨無垢的「清淨心」, 致若諸佛境界, 才能無憂無慮地徜徉於清澈湖水. 銀白溫潤與黑之能量既對比又和諧, 產生無限想像, 空明境界使觀者心靈沉澱.

無心海(李真)1.JPG

《無心海》(李真, 銅雕, 229x110x180cm,2002)

      晨起, 在天光中眺見山巒矗立在遠方, 軟綿的雲朵繚繞四周, 頓覺身心舒暢. 李真藉《飛行樂土》帶領我們飄然直達樂土, 幾乎感受到臥雲的溫柔與山峰的安穩. 從視覺, 觸覺, 再碰觸到心靈的感受, 以舒暢療補現代人的精神失落.

飛行樂土(李真)1.JPG

《飛行樂土》(李真, 銅雕, 310x165.5x223.5cm,2002)

    《地藏行》俯視眾生, 坐騎獨角獸, 一耳向天, 一耳朝地, 傾聽心靈的聲音, 李真以嶄新方式表現地藏王菩薩, 使之呈現簡約的樸拙, 充滿豐沛能量. 視覺上的微妙細膩處與傳統造像迴異, 例如坐騎尾巴如毛筆, 表情生動可愛.

地藏行(李真)1.JPG

《地藏行》(李真, 銅雕, 101.5x143.5x174cm,2003)

      《清風雲露》形態愜意, 雲朵飄然, 人物如道家仙者飄於仙界, 極具虛幻清淨之氣質, 李真曾題:「初化露, 望長空,  赤日地, 御青煙, 乾坤扇, 搖指風, 天靈界, 化三千」的理想境界. 但卻曾說:「氣溫陡降, 人物流下鼻涕」藝術家幽默地流露本心, 強化人心的絕妙.

清風雲露(李真)1.JPG

《清風雲露》(李真, 銅雕, 154x113x308cm,2005)

    《浮光》靈感得自於「千江有水千江月」, 點水的體態輕盈, 水波搖曳著閃動的金光. 雕塑無法像繪畫般描繪月色, 但李真高明地處理底部, 如摘月映水, 其粼粼水光, 漾著投射於波心的身影, 各元素融合於不言的意境之中.

浮光(李真)1.JPG

《浮光》(李真, 銅雕, 156x304x314cm, 2009)

(3)【神魄】系列 (2008-2009)

    【神魄】系列是李真回應近十年的天災人禍, 以「靈識窮體, 人禍天險」為創作理念, 以傳統神話主角為創作對象, 探討「神」的存在對於人的意義. 他試圖透過一種超越正常人的力量「神力」來表現. 所有未知的自然力量, 所有超越人的力量, 我們稱呼為神. 個人的力量有限, 所以李真借用雕塑的力量去與觀眾的視覺對撞, 因此創作了《風神》, 《火神》, 跟對應的炭, 沙去衝擊.

     風不見, 色無顏, 但《風神》從何而來? 雲層的飄動就能體現. 他腳踏銀色浮雲, 正如「虛為風, 狂沙揚」, 彷彿在沙漠上飄動, 是一種若有似無的自然力量.

風神(李真)1.JPG

《風神》(李真, 銅雕, 209x300x319cm, 2008)

    《火神》是燃燒的激動嗎? 還是炭化後的沉寂? 正如「九火炭, 化生機」, 生生不息是大自然的循環現象. 底部的黑色灰燼, 烘托火神的靈動與豪邁, 一躍一側身, 有如火舞般的狂放.

火神(李真)1.JPG

 《火神》(李真, 銅雕, 156x311x363cm, 2008)

(4)【天燧】系列 (2009-2010)

     【天燧】系列作品從材質到理念, 「千年暗, 一燈明」, 真誠詮釋他對靈光, 靈氣之吸收, 對文化生活與世界觀察, 自然地刻劃出最具東方的印象與價值.  此系列將人與高處的塔, 亭, 天火連結在一起, 含蓄地點出這些看似遙遠之物, 其實負載了豐沛的人文情思.

      憨厚靦腆地仰望, 女子沉醉在祝福, 愉悅, 欣喜中. 李真在《捻花》中, 刻意以圓潤的體相突顯古典與當代華人女性普遍特質. 後方雲彩造型如浴帽或枕頭, 從後方觀賞, 不見其面, 卻如抽象臉孔, 此一超現實之想像, 乃神來妙筆.

捻花(李真)1.JPG

《捻花》(李真, 銅雕, 150x180x420cm,2010)

      古代文人雅士於涼亭裡閱讀, 觀景, 品茗, 論藝, 李真寄情於此緩慢的生活, 藉《蘭亭》為快速運轉的新世紀帶來醒思. 藝術家手首次著手人物雕塑, 刻意呈現東方人體相圓潤的辨識特質, 人物體態姍姍, 擁抱著文化遺跡, 透露對人文步調的感懷.

蘭亭(李真)1.JPG  

《蘭亭》(李真, 銅雕, 315x235x810cm,2010)

(5)【青煙】系列 (2011-)

      無形的雲霧提供了藝術家發想【青煙】的靈感, 而雲的抽象性同時也是他創作的源頭, 早期的【空靈之美】, 【大氣神遊】系列中之多件作品即有雲的元素, 復於2011年始以不鏽鋼鑄造進行【青煙】. 光是仿造雲霧的模樣並不能滿足李真, 此系列的造型回歸到煙雲的本色, 思想上則是以雲氣暗喻靈魂的狀態, 他首度挑戰以重材質仿擬空氣感, 藉以探觸記憶在時空變幻中的深度.

      藝術家藉由變化多姿的雲比喻生命, 創作出《日行千里》. 今日社會因生存競爭而高速運轉, 人們因此日行千里, 但漂流遷徙僅是生命的其中一個樣態, 應帶著愉悅去適應每一次轉換, 無窮的變化將激盪出生命的火花.

日行千里(李真)1.JPG

《日行千里》(李真, 不鏽鋼, 125x175x185cm, 2011)

 

 參考資料:

(1)Artprice, "The Contempoary Art Market 2010/2011 Annual Report," 2011.

(2)永豐金控, "大氣-李真台灣大型雕塑首展導覽手冊," 2011.

(3)亞洲藝術中心網頁 http://www.asiaartcenter.org/e_index.php

(4)李真網頁 http://www.lichensculpture.org/about.html

(5)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9C%9F_(%E8%97%9D%E8%A1%93%E5%AE%B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o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