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歷史博物館的黃金印象展來了很多奧塞美術館的精品, 當時對莫內「睡蓮池(又名綠之韻)」的色層顫動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北美館「莫內花園」的32幅畫作, 我當然也不會輕易放過. 

     那天週一, 與這陣子冷冽的天氣不同, 感覺有些許悶熱, 空氣核能事故似的降不了溫. 我搭捷運至圓山站, 然後轉接駁公車至北美館. 花博會場仍是人馬雜遝,「莫內花園」展場內參觀的人數則沒有我想像中多. 諾大的展廳約只有60人左右, 我可以一個人獨佔一幅莫內的畫作, 悠閒細觀那瀟灑的逗點狀筆觸. 有些人甚至可以坐在大廳的休息椅上, 遠遠欣賞莫內的油畫, 讓分割的純色在眼中混合成一朵嬌艷顫動的睡蓮.

     莫內曾說:「我最為完美的傑作, 就是我的花園.」1890年後, 莫內在吉維尼(Giverny)花園開始創作「睡蓮」系列作品, 並在此投注了終生的情感. 吉維尼花園內有垂柳, 池塘, 睡蓮及一座日本拱橋. 透過湖面的垂柳倒影, 與橫向的睡蓮油彩, 虛實相應, 光影相依. 在大廳, 無意中聽見一位女孩疑惑的問她同伴:「蓮花,在那裡?」此次展出有很多畫作都尚未完成, 留著畫布底色與抽象外形, 雖有些遺憾, 但藉此正可瞭解莫內的創作過程. 

     其中我最喜歡的畫作是「藍色調的睡蓮」. 睡蓮叢被放在畫布左下與右上兩個角落, 並延伸出畫面, 此項佈置開展了池面的遠近空間感. 水面上, 藍紫綠粉色的蓮葉, 被一圈圈深鎘紅與紫色的寫意線條包圍, 彷彿有群光的精靈, 在映著藍天與綠柳的池塘跳著芭蕾. 我喜歡紫色, 它可為畫作添加些浪漫感.

藍色調的睡蓮.jpg 

「藍色調的睡蓮」(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 1914-1917)

     另一幅我也喜歡的畫作是「小舟」, 小舟被推到畫面右上方的樹葉角落下, 我的視覺焦點被大片水草的律動所佔據. 水面下, 深淺不一的水草隨著水流起伏搖曳, 彷彿一群小魚正奮力的逆水上游. 莫內一家人喜歡搭小舟穿過家園的水道, 來到塞納河畔的蕁麻島, 後來莫內買下了這座島.

小舟.jpg

「小舟」(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1887)

      1890至1891年, 莫內畫了一系列乾草堆的畫. 同一時期, 他也畫艾普特河兩岸的白楊樹. 他利用一天中不同時間和一年中不同季節來處理這個畫題. 此幅「艾普特河岸的白楊樹」中, 垂直的白楊樹繞著弧形河岸消失在畫面的左邊, 讓整幅畫顯出了縱深, 水中橫點倒影顯出了粼粼波光, 並映出了另一道對稱的弧線. 當時人們不僅已承認他的成就, 對於水面倒影的處理, 也開展了他對吉維尼花園水塘睡蓮系列的探索.

艾普特河岸的白楊樹.JPG 

「艾普特河岸的白楊樹」(蘇格蘭國家美術館, 1891)

睡蓮池-綠之韻.jpg 

1997年歷史博物館黃金印象展的「睡蓮池(又名綠之韻)」(奧塞美術館, 1899)

吉維尼花園的影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o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